7月22日,我校“焦融育苗”广西支教团第四年来到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开展支教活动,《光明日报》、《广西民族报》、《柳州日报》和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大河网等社会媒体相继从不同角度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8月18日,人民网以《安阳师院千里“青春接力”广西苗寨》为题对“焦融育苗”广西支教团开展的支教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附:《人民网》报道全文
人民网安阳8月18日电 (智泓 实习生 王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大湾村归正屯,河南的安阳师范学院,相距1800多公里,却因为黄云这位安阳师院的学子,联系在了一起,并展开了“青春接力”支教。
黄云,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走进了安阳师院这所百年老校,拉近了安阳师范学院与苗寨的距离。他建立的“焦融育苗”支教团,几年来坚持资助大苗山6所小学,他本人也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焦融育苗”广西支教团在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共同主办的“2015年寻找全国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焦融育苗”广西支教团被评为全国最佳实践团队,在“快快金融杯”河南省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评选活动中荣获“组委会特别奖”。迄今为止,“焦融育苗”广西支教团已捐赠物资6万余元,受益学生400余人,“焦融育苗”广西支教团的足迹已经遍布融水苗族自治县5个乡镇的6所小学。
“我和你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我的梦想。”童真的歌声飘荡在苗寨的天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大湾村归正屯,这个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小村庄,安阳师院“焦融育苗”广西融水支教团的队员们的支教活动拉开了第一天的序幕。
为了与孩子们的约定,为了这一天,安阳师院的支教队员们经过了两天一夜的奔波,跋涉了1800余公里,一年之后,再次来到令他们挂念的苗寨。
一大早,苗寨的孩子们身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到来。接过志愿者们在烈日的陪伴下走在大街小巷为苗寨的孩子们拉赞助换来珍贵的学习和文体用品后,孩子们稚嫩的小脸上满是好奇、喜悦和感动。开班仪式上,志愿者们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节目,赢得了苗寨小朋友的阵阵笑声和喝彩。
支教队结合苗寨学生的整体水平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包括12门课程,囊括了语数外学科的基础知识、音体美学科的素质培养和手工、演讲、辩论的能力拓展,同时以丰富多样的互动游戏和团体辅导心理活动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希望孩子们能从课堂上感受到外面精彩的世界,开拓他们的视野,从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其心智发展,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此外,志愿者还针对村子里个别高中生学业、心理上的困惑展开“一对一”的辅导。
据悉,安阳师范学院“焦融育苗”广西融水支教团作为共青团中央确定的国家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此次支教活动吸引了学校附近50余名苗寨学生前来学习,将分为两个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授课。
傍晚,静谧的苗寨传来了孩子们阵阵“和你一样”的歌声,志愿者们会心相互微微一笑。在这里,志愿者们以桌为床,以虫为伴,这里不通网络,时段时续的手机信号,没有自来水,没有天然气,没有煤灶,队员们需要每天去山上砍柴做饭。艰苦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消磨他们的意志,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使他们以苦作乐,乐在其中。
从一个人到带领一支团队,到影响一所学校。一年又一年,青春的接力棒正悄悄地在苗寨里爱心传递,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正在这里“薪火相传”。
报道链接地址:http://henan.people.com.cn/n2/2016/0818/c353070-28857571.html